S4:城市堡垒战术!
可能是因为电影的原因,大家脑子中对于战争的想象都是气势如虹的大兵团野战的画面。瞬间决胜负,定生死。然而,现实中的战争是极其枯燥的。这一次的俄乌冲突是人类社会唯一现场直播的战争。普通人都通过图片和视频碎片实时窥见真实战场的状况:躲在战壕或断垣残壁后面的双方士兵完全是在盲打。与大家想象中精准射击,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的场景相去甚远。之前嘲笑非洲士兵的射击姿势,现在近距离看到北约士兵和俄乌双方的士兵也是这样开枪就不觉得奇怪了!士兵在战场上,危机四伏,除了头顶的无人机,还有地上的反步兵地雷,或者躲在废墟或者屋顶上的狙击手,或远在几十公里外的一门火炮…总之,防不胜防,生死就在一瞬间。所以,不可能看到敌人的时候才开枪,不管有人没人,估摸着可能存在危险的地方先打上一梭子总没错。打着了叫火力压制,没打着叫火力侦察。
不仅步兵如此,炮兵也差不多。在这次冲突中,俄军前期因为缺乏侦察手段,只能派人去侦察,侦察范围非常小。通常是不知道敌人在哪里,只能估摸着大概的方向玩一波火力覆盖。能打着最好,没打着也壮一波声势,吓阻一下对方准备机动的人员。
正因为如此,俄军每一天需要消耗10000枚炮弹,而乌军也需要消耗3000枚以上。没有对比就不知道这是什么概念,美军在阿富汗最激烈的战斗中,每天也只打100枚炮弹!正因为消耗如此之大,北约各国不仅把库存的炮弹都给乌克兰搬空了,而且,生产炮弹的军工企业处于饱和生产状况依然供应不上战场所需。罗马利亚一些关闭了35年的军工厂又开始接到美国的炮弹订单,开始为乌克兰生产122毫米前苏联炮弹。美国自己生产炮弹的军工企业也把产能扩大了近一倍来满足乌克兰的战场所需。
大毛也好不到哪里去,因为它的消耗量更大。还好当年苏联的库存足够多,而且大毛即便处于封锁状态,生产这种非制导炮弹的能力还是有的,也不缺资源。本来是一场21世纪的高科技战争,硬生生打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堑壕和炮轰的对决。这好笑么?外行觉得好笑,内行则会重新审视战场上的这种变化并洞察到背后的东西。其实这一点都不好笑,当年的朝鲜战场上,美军天上有飞机,地面有坦克,兵员投入也非常大,而且都是刚刚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实战训练过的能征善战之士。如果你稍微留意一下李奇微和范弗利特的履历你就会知道他们是什么样的对手。然而,只有血肉之躯,后勤保障都跟不上,一个师的重武器抵不上人家一个团。志愿军又是如何在范弗利特弹药量的攻击下坚持下来的呢?
或许很少人会去深入了解这些略带专业性的问题,更多的会把问题笼统的归结为一种表层的东西:正义不正义主要靠实力,自古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并不是靠什么正义,而是靠比轴心国更多的资源和灵活得当的战略战术。戈培尔曾经说过:我们必须赢得这场战争,否则,我们将无法后人明白我们现在在干什么!假如是他们赢了,他们就会重新定义正义:他们会告诉后人自己所做的一切是为了将全人类从国际XX集团控制的金融资本的奴役下解放出来。
所以,接下来的重点是关注战术的有效性:在朝鲜战场上,我军充分利用反斜面的坑道来阻击美军。当美军向阵地倾泻弹药的时候,志愿军躲进坑道中,等轰炸停止之后,再从坑道中出来,跑到战壕中阻击冲上来的步兵。坑道挖得很大,里面不仅可以藏人和武器,还能囤积粮食弹药。坑道的出口在反斜面,敌人的直射火力打不到。一旦打不过,还可以回到坑道中。然后,从反斜面的出口出去,爬到山脊上继续阻击。事实上证明,它不仅能有效的阻击美军的机械化部队的推进,而且能够顶得住美军空地一体的狂轰滥炸——即便是范弗利特弹药量的轰炸和炮击也没能摧毁我军简陋的工事掩体。看过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的人应该明白这种工事的巨大威力,在现实的战斗中,当时为了拔掉日军1000人驻守的那个从山里挖的工事,李弥损失了1.8万人才攻下,而且是用人命填到半山腰,让工兵在山腰打洞,然后用大量TNT把真个山都炸塌了才攻下这个据点。
在抗日战争中,驻守衡阳的第十军在方先觉将军的率领下,以1万多人阻击了横山勇11万人的轮番进攻。第一次在抗日战场上,消灭敌军主力比己方牺牲的人还多。当时的衡阳主城区不过东西宽1.5公里,南北长4.5公里,而且还没有能够经得起炮弹轰炸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建筑大多是木质结构。唯一联通湘江两岸的铁桥都被日军飞机提前炸毁了。防守方缺乏防空武器和重炮,唯一的一个榴弹炮连部署在狮子山上。而且弹药和粮食都不足,完全是困守孤城,缺乏连通外部的补给线。即便如此,衡阳城也在数量和火力数倍于己的日军轮番攻击下守住了47天!回顾这些,主要是为了结合俄乌战场上的现实案例,探讨城市堡垒战术在现在和未来的战争中的巨大作用。
乌东那些城市放在国内就是一个小镇。我们的满洲里只有10万常住人口,我去实地看过:只有五条主街,其它都是一些两车道的小路连接这五条主路,整个城市呈现出细长的布局。如果不是一个重要的边境口岸城市,它的规模和人口真的跟内陆的一个小镇差不多。今天俄乌双方争夺一年的马特木斯克(巴赫穆特)也只有7万常驻人口——比满洲里还小!其它那些双方争夺的城市也就几万人的规模。只不过苏联时期把二毛当作阻止北约进攻的桥头堡,每一个小城市的地下都修建了防御工事,甚至每一栋居民楼都修建了地下室。所以,战争打成这个样子,有些平民还能存活下去,就是他们能够躲进地下室。换句话说,即便头顶用各种航空炸弹和重炮轰击,甚至白磷弹和3000吨的炸弹之母,也只是摧毁地表建筑,没有把地下工事或者地下室炸毁。
现在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让钢筋混凝土的建筑变得非常坚固。哪怕是民用建筑也采用一体化浇筑,所以,这些建筑往往不会像木质结构的建筑一下会轻易的毁于战火。即便是一枚导弹直接命中一座大楼,也只是坍塌击中的部分,而不是整座大楼都瞬间坍塌成瓦砾——这就是现代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让建筑本身具有了更强的抗破坏性。在和平时期保障人员安全方面的功能,也就间接的成了战争中现成的堡垒——即便是被炸塌的居民楼,也会成为巷战争夺中用于掩护的坚固工事!这就迫使双方需要派出步兵逐屋清扫,从而极大的消耗彼此的有生力量,也极大的拖延进攻速度。
从战场的现场视频可以看到,即便是双方反复争夺了一年,阿特木斯克(巴赫穆特)的地表建筑也没有完全被摧毁,更别说按照战时要求修建的地下工事。为什么不可以绕开,而非要进攻这些城市堡垒呢?这个问题历史上就回答过了:一旦天下有事,风起云涌之时,为什么进攻一方宁可把重兵屯于某座关键的城池之下,围困好几年都要拔掉这座城池,而不绕行去打它后面的地方?因为城池都建在地理环境的关键点上——它可能建在某条必经之路的隘口上,也可能建在某条河流的渡口旁。就拿山海关来说吧,它是东北平原进入华北平原的必经之路的咽喉处,左边是连续几百里没有路的山脉,右边是大海!从东北入关,不占领它还真进不来。假如你从它旁边绕行,大部队是过去了,补给怎么办?它是你唯一的行军路线,也自然是你前方大军的补给线。你的补给线上如果有一股完好无损的敌人,它可以轻易的袭击你的运输队,掐断你的补给线。你前方的大军即便人再多,缺失粮草弹药怎么打仗?!
现在的城市同样修建在一些地理环境的关键点上,譬如这个阿特木斯克(巴赫穆特)就是整个顿涅茨河下游地区的铁路和公路交通枢纽,另一个是北边的红利曼。俄军丢了北边的红利曼就必须要把南边的阿特木斯克(巴赫穆特)抢到手。否则,顿涅茨河包裹的这个区域的局势就不可为了。有了这个关键点,它就可以成为前进基地。乌军如果守住了这个枢纽中心,就不必守后面六七个点,否则,就要分兵去守后面的几个连接阿特木斯克的据点。全部聚在一起力量大还是分散在好几个据点组成的防线上力量大呢?所以,双方在这个地方反复争夺都死了几万人了。俄军抢占了阿特木斯克和中间的苏勒达尔,乌军在这条战线上的最后一个点也就受不住了,只能把防线往后移到斯拉维扬斯克和克拉马斯科以及红军城这条最后的防线上。如此一来,北线的红利曼也就失去了南部防线的掩护。这就是为什么双方要在这里死磕的缘故!
从马里乌波尔开始,我们就清晰的看到城市堡垒战术的巨大威力。现代化的城市建筑本身就把自己弄成了现成的坚固工事,再加上主动修建的外围工事。它就能成为一个巨大的堡垒。当年的衡阳保卫战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方先觉可没有那样的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群作为依托,修建外围工事的时候也之能是土木结构,最坚固的工事是把铁轨扒了垒起来作为山坡上的射击堡垒用。即便如此简陋,横山勇的11万大军轮番攻击,空军和榴弹炮的密集轰炸也没能轻易攻下。在外无援兵,内无弹药的情况下,还是守住了47天!
现代城市的坚固程度绝非当年所能比,而且防守一方天上有卫星侦察,低空有无人机,有大炮和装甲力量,还有反装甲武器。即便外围战壕丢失,缩进市区打巷战也能纠缠好久——趁对方不注意还能来一个反击。难怪瓦格纳老板说,按照这种逐个城镇拔点的打法,要打到第聂伯河需要2-3年!
在一战之前,欧洲的战争大多数由野战来定胜负。你看拿破仑战争虽然用上了大炮,但基本上都是野战决定胜负。一战为什么打成战壕对峙了呢?主要是因为发明了机枪!四架马克辛机枪顶住了法军数千人的进攻。不管是大炮还是步枪都无法对抗密集的骑兵冲锋,但高射速的重机枪可以让世界上所有彪悍的游牧民族的骑兵变得能歌善舞。另外就是来复枪替代了滑膛枪,不需要排列成密集的队形走到对方跟前才打得准,而是任何一个士兵都可以精准射击。如此一来,战壕和工事这种有利于隐藏射击的配套设施就发展起来了,配合机枪和大炮使用简直是完美的防御体系。面对这样的立体火网和防御工事,谁主动进攻谁吃亏。所以,一战打成了堑壕和大炮的对决。大家除了集中更多火力更猛的大炮去轰炸对方之外,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的工事修建的更加坚固。直到机枪也打不穿的坦克被发明出来…
二战与一战最大的不同就是从静止的堑壕对决变成了动态的钢铁洪流。不管是喷气式飞机,还是各种重型坦克,乃至U型潜艇,所有的武器和战术都在增强进攻能力,而且凸显出一个快字。因为进攻能力超越了防御能力,所以,二战中闪电战和大纵深作战理论这种大兵团作战变成了焦点。事实证明,当密集的虎式坦克向战壕冲过来的时候,确实没有能够阻挡它的有效手段。所以,防守一方的战线会被对方轻易突破,然后被跟进的大军从后面分割包围逐个击破。所以,以攻对攻,大踏步前进也大踏步后退的大兵团对决才是有效的应对策略。这本质上又回到了一战前军团野战的路数。只不过,这一次骑兵换成了装甲集群,长矛方阵换成了散兵线,炮兵换成了空军。
二战之后,苏联把机械化发展到顶峰,而美国把信息化发展到顶峰,二者都是在沿续二战以来突出进攻能力的建设。武器研制也主要集中在超视距的进攻能力——直到导弹防御体系越来越成为主流。然而,导弹防御体系作为强化防御方的发展方向存在一个天然的缺陷,而且门槛太高!门槛高不仅仅是体现在建设和使用成本及技术要求上,还体现在维持其运转所需的配套设施方面——大多数国家的国力和社会产业的发展水平不足以支撑得起来!而且,在实用中也不划算。一套以色列的苍穹系统不仅运行成本高,在巴勒斯坦民兵自制的简易火箭弹的饱和攻击下也无能为力。
所以,导弹防御体系还不足以在当下将战争形态再一次从进攻主导切换到防御主导。何况超音速巡航导弹目前没有哪个防御系统能够拦截得住。发展进攻性武器,只要有一个点可以突破就有效,而发展防御性武器,只要有一个点防不住就无效。后者更难,门槛也更高,需要投入的成本也更大。
既然如此,俄乌冲突为什么没能打成高技术条件下的体系攻防,反而打成了一战时期的堑壕大炮对决呢?让我们都认为战争已经发展到高技术条件下全面体系攻防的阶段,主要源于两个错觉:第一个错觉是海湾战争和南联盟战争,第二个错觉是美俄双这些年在中东的表演。海湾战争中美军对伊拉克军队的降维打击,南联盟战争中北约军队对南联盟的全面压制,让我们看到了技术代差情况下一边倒的战局。不管是海湾战争中的伊拉克还是南联盟战争中的塞尔维亚,都是独自面对整个西方各国的群殴,而且缺乏能够与对方势均力敌的外部援助。换句话说,西方在群殴他们的时候不仅毫无后顾之忧,而且双方在任何方面都完全不成比例。北约轰炸南联盟轰炸了几十天,那时候西方超级有钱,在全球经济中占据绝对多少的比例,而且非常清楚这种投入会让对方屈服。伊拉克涉及到石油美元,而且不管花费多少,都可以通过石油挣回来。所以,战争投入可以不计成本。
近些年不管是鹰酱还是大毛都在中东地区秀过操作,但是这种作战对象都是非常原始的部族武装,他们连最简单的防空武器都没有。而且中东许多地方完全没有工业化,那些城市还不如一战时的欧洲城市。面对这种落后的小规模的武装,美俄确实展现出了碾压的优势。恰恰是以上的错觉让我们认定:具有一定规模的两个工业化国家之间的现代战争必是高科技条件下立体攻防的体系对决。然而,当两个GDP差距不是特别大的工业化国家发生全面冲突之后,我们看到的却是大失所望的老套战术。
欧洲各国几乎搬空了自己的库存,美国的武器弹药库存也搬空了三成,耗费资金已经超过1500亿美元,不能说北约没有投入资金。北约的预警机天天都在战场上空侦察,近地侦察卫星和星链这样的民用通讯卫星都用上了,前期战场上俄军的一举一动都能实时传导到乌军每一个小分队的接收终端上,不能说没有投入军事科技。在伊久姆反攻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完全是北约风格的战术,而且北约负责培训人员,不仅派顾问亲临一线指挥,甚至成建制派人直接参战,不能说没有投入人员。打伊拉克和南联盟可没投入这么多!为何投入这么多,最后还是打成这种拼消耗的堑壕大炮对决呢?
可见现在的高科技体系对决的战争模式并不适合大国之间的战争——因为它太贵了,除非能瞬间让对方屈服,否则,成本无法持续!当成本无法持续之后,越是省钱的战术就越容易成为战场的主流方式。城市堡垒战术就是一种能够极大消耗对方投入成本的低成本战术。一个中等规模的国家,像这种10万人规模的城市至少都得几百座。一座这样的小城镇一旦修建工事堡垒化,哪怕是持续几十天的狂轰乱炸,驻守的人员也可以活下来,并不会失去抵抗能力。而要真正的占领需要对方派出步兵逐屋争夺打巷战!打巷战不仅仅拼消耗,更会迟缓进攻的速度,并且迫使对方化整为零,最后变成小分队的对抗。俄军155旅正规军以密集队形进攻的惨败和瓦格纳在阿特木斯克10人小分队的战术成功就很说明问题。
未来湾湾肯定会采取城市堡垒战术,但好消息就是:它是一个岛,而且靠大陆很近,一旦被封锁海路,外面的物资和人员都进不去!
研习《结构学》,加入觉悟社:所有付费和不公开内容都在,每天25块,还能挣回来,下注标的获取需满足条件及时查看更新。公众号发消息:觉悟社